从泥腿子企业家,到收购沃尔沃,再到收购宝腾莲花,坚定地走向国际市场,如今他又把眼光放在了世界顶级汽车制造企业戴姆勒……李书福这一路,走得令人心生敬意。
和以往吉利在国际市场上的举动被围堵不同,舆论对于吉利此次参股戴姆勒的动作更多的停留在表面。基于对资本市场的陌生,人们想不出吉利如何即将成为戴姆勒第三大股东?为什么吉利能够从二级市场收购到戴姆勒的大量股票?如此重视企业决策权的戴姆勒又为何放任吉利坐收二级市场股票?今天汽车预言家尝试用独特的角度解释。
折价配股遭拒 二级市场购入
根据稍早前媒体报道,吉利和戴姆勒两家汽车制造商曾在2017年举行闭门会谈。吉利表示希望在戴姆勒折价发行新股时,买入3%至5%的股份。
根据相关数据,5%的股份将使吉利成为戴姆勒的第三大股东,仅次于科威特投资局(Kuwait Investment Authority)和贝莱德(BlackRock),后两者分别持有6.8%和6%的股份。
随后媒体报道,戴姆勒公司通过非正式途径婉拒了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提出的收购5%股份的要约,原因是不愿现有股权被稀释。这被舆论解读为,戴姆勒方面对吉利企图折价配股参股戴姆勒表示了拒绝,但却并没有拒绝直接折价配股外的其它方式。
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蔡澈
在2018年底特律车展上,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蔡澈对于此事进行了正式回应,他对寰球汽车确认了之前有关于吉利入股戴姆勒的传闻:“我们与吉利公司做了一些初步的非正式的谈话,但是没有任何的决策。戴姆勒欢迎任何对于长期投资有兴趣的投资人。”
默许吉利二级市场购入股票
汽车预言家在德国采访时,德国经济人士表示,就目前戴姆勒公司有关股份运作规定以及吉利和戴姆勒的体量来看,吉利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股票收购,如果没有相关决策层默认,几乎不可能完成。
相比于吉利之前的海外并购、参股案例,吉利此次收购戴姆勒股票更多的是想要与戴姆勒进行技术产品层面更多的良性互动。
戴姆勒是全球豪华品牌的标杆企业。除过戴姆勒旗下品牌的影响力,戴姆勒成功的原因还包括出色的产品制造管理体系,而这正是吉利未来面向世界的必须要掌握的经验。
有部分舆论认为,吉利此次收购部分股票只是前奏,将来会逐步扩大对戴姆勒股票的收购,从而获得对戴姆勒的实际控制。对于擅长使用杠杆撬动世界的吉利而言,似乎该说法并非不切实际。但即便是有意取得戴姆勒的控制权,戴姆勒却早已对投资者关上了大门。
2008年,全球经济形势一片哀嚎,戴姆勒也不例外。作为历史悠久的汽车制造企业,戴姆勒随时可能被私募基金“染指”,主要是因为股价水平偏低,收购者只要付出少许代价就可以控制戴姆勒。
对此,戴姆勒研究出了相应策略以抵御可能的收购,其中一项就是寻找一家可以阻止戴姆勒被全面收购的“锚定投资者”。
通常而言,主权基金由资源换来的大量资金组成,实际持有者为国家主权。不同于私募基金的随意性,主权基金在全世界范围内对优秀资产进行投资,追求长期稳定的回报,力图为国家储备远期回报。
因此,选择主权基金作为锚定投资者最合适不过。也正是主权基金这样的锚定投资者,能够在一定范围时间内相对稳定公司股权结构,避免发生非预期的股权变动。
第一大股东曝光
私募基金相对于主权基金而言,具有重大的不确定性,对于企业的决策和长远发展并无益处。
主权基金不同于私募基金,它又被称为主权财富基金,主要指掌握在一国政府手中用于对外进行市场化投资的资金。主权基金主力并非发达国家,而是一些因油价上涨获益匪浅的中东产油国和拥有大量外贸盈余的新兴市场国家。
戴姆勒的股份结构中,目前占股最大的为科威特投资局(Kuwait Investment Authority)就是一家主权基金。
科威特投资局(简称:KIA)源于1953年成立的商品主权财富基金,比科威特建国还要早8年。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的石油收入。科威特成立主权财富基金,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对抗石油价格的波动,发展经济和投资多样化,以达到稳定经济的目的;二是为后代储蓄和财富保值。
KIA从1969年起就成为了戴姆勒的股东。戴姆勒在1998年收购了美国汽车制造企业克莱斯勒,然而,两家企业的磨合并不成功,于是戴姆勒-克莱斯勒在2007年决定将其产生亏损的美国部门—克莱斯勒出售给一家私募基金Cerberus。当时的情况下,在克莱斯勒被低价售出后,KIA有足够的理由撤出自己的投资。然而,这会给当时已经每况愈下的汽车制造业带来更大的打击,因此,KIA决定继续持有这笔投资以免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业内人士认为,KIA的使命在于获得长期的投资回报,这种回报看重的是纯粹的经济利益,所以主权基金很少参与因政治、外交利益而产生的投资。因此,KIA在与投资标的所在国的对话中,始终保持低调,这虽然有时会影响KIA的投资收益,但却奠定了KIA的远期投资回报,赢得了标地所在国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