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站
您好,欢迎来到汽车大本营!
两全其美的混合动力似乎才是完美通勤方案
2018-01-06 14:42编辑:admin来源:未知

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现阶段纯电动车的大规模普及并不会让城市更轻松,反而会增加极大的负担。在对美好生活理直气壮地追求过程中,看起来很美的纯电动车其实并没有那么美好,而混合动力车则可能是更为理性的选择。                       

 

汽车技术,混合动力

科技的确会给人带来愉悦感,同时陶醉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双重刺激下的当代人也更容易产生技术崇拜。出行领域的现状既是如此,在对美好生活理直气壮地追求过程中,看起来很美的纯电动车其实并没有那么美好,而混合动力车则可能是更为理性的选择。

技术没有错,但是它发展的太快了

在互联网圈里,这句话已经不幸地变成了事实。机器正在以无法预计的速度倾轧受过良好教育的一般白领和技术工人的生存空间,无论是采编新闻的记者还是工厂车间里的师傅,人人岌岌可危。这是典型的技术发展向奇点跃迁过程中,改变的速度超过了整个社会的承受水平的结果。

在出行领域也是一样。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现阶段纯电动车的大规模普及并不会让城市更轻松,反而会增加极大的负担。

最大的威胁来自过快铺开的充电基础设施。由于电池自身的特性,大功率的快速充电模式会减少电池寿命,而普通充电则需数个小时,所以大规模部署的充电基础设施必须能够根据电池的特性调整,包括一个快充设施(大于22千瓦)和一个普通充电设施(小于等于22千瓦),还要接入中压电网。这对于现有的电网来说无异于一次“脱胎换骨”。如果强行大规模推广密集的超级充电站系统,随着电动车的数量陡然增加,电力需求会让供电网络承受计划外的安全风险。

此外,考虑到我国的供电系统超过70%是烧煤的火电,大干快上超级充电站系统的弊病将超预期显现。目前的情况是,不采用电动技术的话,碳排放会把人类逼上绝路,而大干快上纯电动技术却会反噬自身,我们人类正如履薄冰地走在技术进步的刀尖儿之上。

是选择看起来很酷实则存在隐患的纯电动出行方式,还是选择不断改良符合社会承载能力的混电技术发展路径,理性的分析后不难做出选择后者的决定。

正视你的需求

从个人需求角度来说,中国人也必需认清一个事实:中国人需要汽车,但中国并不是美国那样的“车轮上的国家”。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发达的铁路网,以及超前的高速铁路建设。中国目前已经建成的高速铁路总长度接近2万公里,到2020年将建成“四横四纵三循环”的全国客运高速铁路网,届时将覆盖中国全部省份及所有大中型城市。与之同时,中国城镇化率和城市居住人口数量将在2020年同步超过60%。也就是说,大部分中国人在未来并没有亲自驱车长途跨省跨区域行动的需要。而像美国那样开车几天几夜到达另一个城市的情形也只会成为部分喜欢美剧的中产阶级心里的文化符号。

《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洞察》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期望电动汽车续航超过350公里。这正是纯电动车的极限,却是混合动力车能够轻松覆盖的范围。另据数据显示,超过七成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车主的工作日平均驾驶里程达到或超过40公里,这恰好是混合动力车在纯电动模式下能够达到的里程。

同样的,纯电动车依然要考虑里程和相应的充电难、电池寿命折损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里程焦虑”。而混合动力车一般可以用“增程模式”让其一边跑一边给电池供电,而且跑的越快充电越快。好比你的笔记本电池寿命虽然也会折损,但是你大多数使用情况都是插着电源线的,因此影响不大。

所以,中国人是需要汽车的,但需要的是一辆环保的、适合城郊通勤的、满足城乡间自驾的,或许是智能的,家用交通工具。

以前,价格因素是制约国人购买混合动力车的一大原因。不过这一点或许在混合动力车国产化后得到解决。比如,奥迪A6 e-tron指导售价为53万(续航里程850公里、纯电里程50公里、综合油耗每公里2.3L),虽然指导价比同级别汽油车贵,但是考虑到补贴和使用多年省下的油钱,价值基本可以持平。

事实上,大多数纯电动车的车主都把纯电动车型当作自己的第二辆车或者第三辆车,就像有些人手里的另一台手机一样,不是“主力机”。你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你也想让自己看起来更好,但你是否正视自己真正的需求?

给理性主义者的“彩蛋”

事实上,混合动力车可能是当前综合各种因素之后最好的选择。不仅如此,还有一些你意想不到的“未来科技”也正在赶来的路上。

比如,未来将投入使用的无线充电技术。如果你有车库的话,在车库或者车位下安置无线充电板,充电板和汽车内置的传感器互传信号,配合辅助驾驶和自动泊车技术,汽车能像扫地机器人一样自动回巢充电。如果你是一名城市白领,白天上班使用辅助驾驶,晚上回到家后开启自动充电,算得上是一个完美的通勤解决方案。

当然,从混动到纯电动,最终达到智慧出行,这是汽车行业脱胎换骨必需完成的“三级跳”。

它可能和你所设想的未来出行场景并不相符,有时候你会觉得你能做到的更多,有时候你觉得你应得到的更多,但只有抛弃技术带来的幻象,理智地思考自己真正的需求,我们才能选择出更好的未来。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0-1000字
网友评论
0条评论
关于我们联系方式免责声明
© 2017-2021 www.cheche520.cn All Rights Reserved. 汽车大本营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7164285号 公安备案号:44030402004334